大力开展产城融合建设事业

1648972722325.jpg

      大力开展产城融合建设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当前,中国仍然处于城镇化的中前期阶段。改革开放后城镇化的巨大成就,并不是判断中国城镇化进入中后期的依据。理由主要有下面几点:

第一,我国城镇化水平并不高。第二,中国城镇化推进不平衡,城市之间缺少系统性联系,对进一步城镇化的阻力不容忽视。第三,城市建设水平、营商环境和城市治理水平普遍偏低。

所以,中国新型城镇化任务艰巨、潜力巨大。中国的城镇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超大城市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有限,产业和人口进入超大城市的门槛迅速提高,困难加大;而大量的中小城市又难以形成有效替补。

亚太中金集团作为国内城市先进产业生态综合开发的引领者,始终致力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四五六产业培育,以产业植入为核心抓手,以补足城镇化产业生态短板,加强城镇化产业弱项为己任,截至目前已经会同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金地集团、万达集团成功策划并实施了国内多个具有价值引领作用的城市产业生态建设项目。1648972647112.jpg亚太中金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是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成立的智慧城市开发及专业投资机构,总部位于北京。

集团经过十五年的耕耘与发展,现拥有参控股企业和办事机构20余家,业务范围遍及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业务领域涵盖智慧城市开发、高新产业园区运营、特色小城镇建设、政府产业基金管理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股权投资及金融服务等,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截止2020年底,集团控股及管理资产规模超过500亿元人民币。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亚太中金以营造城市魅力、不断改进民生为己任,在保持传统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以科教创新小镇和住宅产业化为依托,以政府产业基金管理和股权投资为催化,推动集团各项业务全面发展。经过多年培育,集团已经完成五大板块战略布局,并和多家科研院所、行业龙头达成战略合作,如: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金地集团和万达集团等。

同时,集团正积极布局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等发达地区。并已成功实施了若干项目,其中包括:浙江大学杭州国际创新中心、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浙江浙大紫金小镇、和金地自在城等,目前在联合金地集团、浙江大学等推动未来新城建设。微信图片编辑_20220321143751.jpg

产城融合的目的在于驱动城市的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事实上,“产城融合这种发展思路,从理念上来看,是对过去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一个重大转型。从单一的产业园区到产城融合的华丽转身,首要的是要寻找产业亮点,发挥其产业优势,以促进经济圈产业联动。

什么是产城融合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和城市融合在一起发展,以城市为“船”,承载产业空间,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帆”,驱动城市的更新和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其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与“产城分离”思路相对的一种新的发展思路。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相融合、空间相整合,真正做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城市如果失去了产业的支撑,即使再漂亮也只是虚有其表;而产业如果没有城市依托,即使再高端也只是“徒劳一场”。城市化和产业化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而不应该一个发展快、一个发展慢。

发展路径

()产城规划“打头阵”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需要先制定好一个完善的计划,正式实施的过程按照制定好的计划进行,事情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产城融合的“计划”便是产城规划,产业和城市做好了具有前瞻性的规划和定位,就可以避免出现盲目的城市化导致的城市空心化现象,真正落实好产业定位,实现城市和产业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的目的。

()产业变革“做辅助”

在产城融合的过程当中,不应该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产城融合”,而应该不断地关注产业发展的趋势,永远走在产业变革的前端。产城融合的目的在于突破早期城镇化遗留下来的弊端。城市更新下产生的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对于发展新兴产业或未来前沿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利用价值。因此,落实好产城融合,更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化竞争是“硬骨头”

在我国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上,国际化的城市竞争一直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存在。目前的国际发展趋势是--全球产业在向新的重点转移。在产城融合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兼顾国际化的城市竞争。借助产业结构转型的机遇,吸引更多优质的产业加入,鼓励企业朝着“做大做强”的方向前进,积极地参与国际化竞争,以此来不断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产城融合在城市发展中的意义

产城融合的实现有利于城市的土地集约化,扩大产业空间和加速产业聚集。最大化地实现城市土地的利用率,为更多的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给予了产业聚集起来的机会;有利于增加就业人口,规避盲目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空心化的现象。一味盲目地追求城市化可能带来的问题是,城市中心的消费远远超过人们能够承受的程度,于是中心的人们逃离中心,城市中心变成了一个“空心”。产城融合以后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缓解城市中心的经济承载量,良好地平衡经济发展与消费水平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构建城市产业生态体系,增强产业自我更新能力。各产业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体系,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产业不仅要专注于自身的发展,也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有利于城镇化有序的推进,促进城市一体化建设。人与自然要和谐共赢,人与城市、产业也要和谐共进,产城融合能够使人们的生活与城市、产业发展相互融合,互为资源。

国土空间规划下的某些产物为产城融合提供了机会,例如城市更新下产生的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国土空间规划还在发展当中,未来对于产城融合的影响也是无法估量的。

人类、土地、城市、空间、产业......环环相扣、不可分割,无论是产城融合还是任何一项空间规划,都是为了向更好地协调所有因素和谐共存的方向靠近。

展望国家十四五经济发展,归纳总结为将进一步在工业化、城镇化方向上产业升级,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将会更趋合理。

城镇化将从补课型发展时期进入为现代化长远目标全面奠基的发展时期。十四五期间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活动,在注重长远科学规划、注重整体功能和相互协调、注重确保长远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注重城市民主法治环境建设、注重自然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会日益展现出越来越多的新特点、新面貌。

       未来产业发展进入活跃期,工业化进程加快。宏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将给重化工原材料、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带来巨大需求,带动其进入新的较快发展阶段。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提高、产城融合水平提高,会使城市人口特别是户籍人口数量持续较快增长,进而推动房地产市场和汽车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绿色产业等新产业也将较快发展,并与实体经济和传统产业进一步深度融合。由此会创新出多种新的企业、产业和经济形态。形成工业化的新特点。


亚太中金产城融合参与项目介绍


20201005

   浙江大学紫金众创小镇由浙大工研院、浙大科技园、亚太中金牵头与西湖区合力推进,是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镇规划范围东至杭长高速转紫荆花路、西至无名路转绕城西线、北至宣杭铁路、南至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宜山路,总计约8平方公里。其依托浙江大学高层次人才优势,致力于在促进技术转移、加快成果转化、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20201005

亚太中金集团联合金地威新与杭州未来城建设管委会战略合作,共同参与杭州未来科技城项目的建设,作为区域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在推动双创政策落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构建双创发展生态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成效明显,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杭州未来科技城将优先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政策支持。比如,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上,在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对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项目,优先推介与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等对接;优先支持区域内创新创业成果在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重点展示等。

  作为全国四大未来科技城之一,浙江省创新发展极核,2011年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统筹规划区面积123.1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区面积49.5平方公里。在此之前,杭州的“未来科技城”还只是虚无缥缈的“未来”,真正开始落地便始于“科技”二字。经过近十年的建设,这里不仅形成了一个“科创帝国”,还成为了整个杭城首屈一指的“中国硅谷”。

       截至2019年底,未来科技城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7家,省级研发中心、技术中心45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8家。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世界级高新企业在此扎根,组成了璀璨的产业封面。在产业的支撑下,全球财智精英源源不断引入,再加上板块内交通、商业、环境、公建配套全面升级,未来科技城城市价值不断兑现,已然成为驱动杭州未来的发展高地。


微信图片_20210316085938.png


亚太中金与金地集团联合打造产城融合建设新范例

金地集团30年前从深圳金地工业区起步,负责整个金地工业区的运营及管理工作。

自此,中国产业园区的基因即牢牢植根于金地血脉之中,更由此开启了深耕中国产业园区的宏伟蓝图。

       1988:一切激情与梦想的起点,正式注册营业运营管理金地工业区;

       1996:在超越自我中新生,在行业内率先完成股份制改造;

       2014:让理念在国际舞台发光,金地进入美国市场;

       2016:金地产业公司成立,上海四项目竞相绽放,收购启客威新:运营管理上海8号桥2018

   定向匹配产业需求,构筑极强的产业针对性和功能实现指向性,以“打造国际化精致全产业平台”为核心,实现园区产品的精耕细作、精细打磨,确立产业园区4大产品线:智造园、科创园、文创园、产城及特色小镇,更实现同类型产业园区的具体产品的空间、形态、尺度的标准化产品系列。

产城融合的特色小镇案例介绍

       智造园:是以生产制造为主,以更加贴合生产型企业需求更加灵活的产品,实现生产共生及产业升级科创园,科技研发为主,提供商业、居住等产业配套,全方位满足高端人才工作和生活需求文化园,以存量活化方式,导入文创IP资源,形成都市新兴工作、生活、娱乐一体化中心产城及特色小镇,打造复合功能的城市新区,实现产城融合。配套满足园区人才生活所需,引入高品质餐饮、休闲、娱乐、运动配套。

科创园项目:

位于上海南部科创中心的研发基地,地处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大紫竹科技创新功能区,隶属大张江区域。占地约8m²,总建筑面积约10m²,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智能机器人5大重点产业。

中国南硅谷的高新产业集群:

坐拥国家重点支持的五大科技园之一的深圳南山高新技术产业区核心区,园区总建面约46m²,涵盖企业总部、研发办公、商务公寓及特色商业为一体的产业社区。

平台招商的能力:

企业、孵化器、机构、协会…等战略合作伙伴平台搭建,全面打通国内外资源,助力企业面向全球竞争。联袂国际产业基金巨头-阿波罗基金,携手丰元创投、蓝山资本等国际高端产业合作基金。更以中国文创园区ABS产品等自身房地产金融产品为契机,筑就产业资本招商的大格局。  


分享